长春再出发:“六城联动”开新局

原标题:长春再出发:“六城联动”开新局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六城联动长春市区。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装配车间里,长春高级技师胡俊祥(右)与同事马洪伟检查“复兴号”高铁列车电气系统。再出带着武馆做农女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晨曦中的发开一汽红旗创新大厦。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新局刚刚过去的六城联动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经历了多重考验。长春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再出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发开时代要求和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战略目标,长春市立足阶段性发展特点,新局在2022年开局之际,六城联动推出建设国际汽车城、长春现代农业城、再出“双碳”示范城、发开科技创新城、新局新兴消费城、文化创意城的重要部署,通过“六城联动”加快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做大做强。

愈是艰难愈向前。2022年,长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强链、补链”推动国际汽车城建设,一手“端饭碗”、一手“保菜篮”,助力现代农业城发展,定规划、抓项目建设“双碳”示范城,发挥科教和人力资源集聚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城,围绕新消费领域提升新兴消费城的消费市场活跃度影响力,以“筑基、提质、品牌”三项工程建设“文化创意城”……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集聚了发展优势,注入了强劲动能。

“止跌、回升、带着武馆做农女增长”。2022年,长春奋力追赶,克服不利影响,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市经济逐季好转,从上半年GDP增速在省会城市排名“垫底”,到三季度GDP增长8.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7和2.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4.2%,增速领跑15个副省级城市……连日来,记者走进长春的大街小巷、企业工厂,感受到“六城联动”激发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六城联动”:

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

寒冬腊月,呵气成霜。在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百余台曲臂车,汽车吊、焊机和近千名工人同时现场作业……这个总投资逾358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从破土动工到主建筑结构封顶,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户外施工热,线下招商忙。2022年底召开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大会,吸引了数百家中国零部件企业线上线下参会,签约项目24个、引资额64.93亿元。奥迪中国执行副总裁周学莲表示,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是奥迪在华本土化战略的重要基石,是奥迪在华推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里程碑。

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与汽车命运与共。长春市每5个产业工人中就有3个是“汽车人”。2021年长春市汽车工业实现产值6142.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3%。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经济低迷、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中断等困难,长春这座“汽车城”也难置身事外。

实际上,汽车产业涌现出的“弱链、断链”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长春市产业体系“一业独大、多点分散、集聚不够”等问题。此外,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总量不大、规划布局要素制约、区域发展同质竞争等问题,也制约着长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对这些现实挑战,长春市有清醒的认知。近年来,长春市格外重视战略谋划,从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并不断进行深化和拓展。

2019年,吉林省提出打造“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明确长春要发挥“一主”的龙头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2021年,吉林省将“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上升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长春经济圈经济规模经过10年努力要达到2万亿元,愈加突出长春市作为“一主”的作用。

“扛起‘一主’担当,既是重要使命,也是率先突破的现实路径。”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志军说。长春市也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加快把长春建设成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破万亿元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加快推动产业集群、空间集聚、项目集中。

正是在这一系列发展背景和现实挑战下,“六城联动”重大部署应运而生。

拉长优势: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的空间布局

汽车城、大学城、电影城、光学城……一张张耀眼的名片是对长春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优势的生动诠释。

“长春在产业、生态、创新、文化等方面有发展进步,同时也有着明显短板和弱项,实施‘六城联动’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振兴发展的主攻方向。”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联说。

如果将“六城联动”形象地置于沙盘上,可以清晰看到由“点、线、面”的方式规划而出的空间布局图——以产业优势明显的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龙头带动为“点”,以促进全市产业链协同布局为“链”,以辐射对接全省“六双”布局为“面”,最后形成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布局。目的就是解决长春市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

以国际汽车城建设布局为例,立足汽车产业做优做强,延展其优势串点成链、辐射成面,最终实现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在“点”上,全力打造“一核”,努力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城市,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以及世界级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产业基地;在“线”上,围绕零部件配套和后市场服务等重点发展方向,打造“双翼多园”空间布局,架起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后市场服务的发展“双翼”;在“面”上,加快释放“一主六双”战略的引领力、推动力、支撑力,辐射带动全省各市(州),全力打造长吉平精密机械加工发展带、长吉松石油化工发展带、长吉辽轻量化发展带、长吉电子信息发展带、长平专用车发展带、长松白(城)延氢能源示范应用发展带、长梅通关键基础材料发展带、长(春)延白(山)长(白山管委会)汽车文旅发展带“八线”,形成汽车产业万亿级,装备制造千亿级的产业规模。

提起长春,农业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全国产粮大县前10名中,长春独占3席。2022年5月31日,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长春公主岭市揭牌成立,长春再次扛起“国家队”的使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长春国家农高区重点建设项目,公主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鸿翔种业一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以建设国际先进的生物育种科研中心为依托,实现打造‘国际种业硅谷’的目标,助推科技创新城、现代农业城齐头并进、联动发展。”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贺伟说。

如何让米袋子和钱袋子都装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长春蓄力“拉长”农业产业优势,在现代农业城建设中,以推进种植业、畜牧业和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为发展重点,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收获季节,走进黑土地,一项项智慧农业“黑科技”亮相田间地头,蔬菜、花卉、瓜果等园艺特色产业发展势头正劲,“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成为增收致富的新渠道……2022年长春市粮食产量接近250亿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六城联动”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做大做强,通过重大项目为每个“城”的发展赋能。比如,“双碳”示范城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城重点发展医药、光电信息、航空航天产业;新兴消费城重点发展新型商贸、美丽经济、电商经济;文化创意城重点发展影视文化、文化旅游、数字经济。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长春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形象,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美好生活城市。

以“联”为核:

铺就产业新格局的跃迁路径

线上洽谈,助推重点项目“跑”起来;线下考察,招揽优秀企业“嫁”过来……

2022年,长春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每一场云端对话、每一次实地考察,长春各级党政考察团都会重点推介“六城联动”发展的政策机遇、产业谋划和创新优势,寻求为“六城”找个“好婆家”。

在成都,与力方数字科技集团对接科技创新城、文化创意城的合作项目,和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谋划科技创新城的合作前景;到上海,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卡斯马集团围绕国际汽车城建设深入交流,和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谋划携手打造氢燃料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推动“双碳”示范城合作项目落位……

统一招商、按“城”布局、全市联动。“六城联动”跳出行政区划概念,在全市“一盘棋”统筹下,各域根据自身优势,逐步形成产业发展定位清晰、优势凸显、良性互动的发展布局,破解区域发展“同质竞争、过度分散、低水平重复”等难题,从分兵作战到握指成拳。

记者调研中发现,“六城联动”的核心在于“联”,这个联不是一业独大的孤立联动,而是在“六城联动”中培育新的增长点、培育新动力、释放新活力,达到纵横联动、交叉融合、协同发展。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六城联动”需要综合施策。“重点打造以‘项目库’‘平台群’‘资金池’‘政策包’‘人才谷’为要素的支撑体系和具体举措。”长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延峰说。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带动和激励下,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陆续涌现,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底,《创投名堂“成长独角兽”榜单(2022)》公布,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90亿元估值上榜,是153户上榜企业中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时也成为榜单内东北地区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这家创立于2010年的企业,如今已拥有核心技术数百项、核心研发人员近千人,是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的一级供应商。公司总经理王超说,长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新能源高压连接系统、智能充电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一批如捷翼一样的中小企业收获成功,离不开人才政策的强力保障。“长春人才创新港”启动建设,东北首家人才服务局挂牌成立,激励人才助力“六城联动”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长春市通过打出人才工作“组合拳”,有力激发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2021年大学生留长就业创业10.38万人,为长春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人才创业的重要基础。“做好服务”成为长春人才政策的关键词。为此,长春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设立“人才服务专员”,此举既赢得了企业与人才的信赖与认可,也为推动长春“六城联动”建设构建起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在人才服务专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禹衡光学顺利进入首批20家大学生实训基地行列,这将吸引大批人才纷至沓来。”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郑虹对记者说。在2022年10月公布的全国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中,禹衡光学名列其中。

2022年,长春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22年底,科学杂志《自然》增刊《2022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长春在全球科研百强城市中位列第35名,较2021年前进了两个位次,排名东北首位。

在高低错落的“山”景内,商旅文食多业态汇集于此,坐落在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商圈的“这有山”室内文旅小镇,一经开业便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消费打卡地。记者元旦期间在“这有山”看到,游人在小吃街里大快朵颐,年轻人围坐在演艺广场聆听乐队弹唱。“山”中久违的烟火气和忙碌劲又回来了,新兴消费城的韧劲与潜力在人潮中释放。

在“六城联动”建设中,新兴消费城积极联动其他“五城”,通过强化消费升级,牵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循环畅通。

孤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六城”在联动中取长补短、融合升级,在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中释放新的活力。

辐射全局:

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心引擎

东到通化市调研医药、文旅产业,西赴白城市考察新能源项目,走进高校对接战略合作……“六城联动”战略实施后,吉林省内各市州、高校、科研院所都留下了长春考察团对接合作的足迹。

松原市与长春市资源互补性强、产业协同度高,华亿鑫盟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生产项目就是长春市与松原市对接合作成果之一。2022年8月,长春考察团到松原实地察看项目进展后形成共识:长春要深化与兄弟城市产业协同,促进上下游企业延伸布局,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东北地区4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长春肩负着率先探索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试验以及加快推进长(春)吉(林)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使命。近年来,长春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吉林省内其他市州也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资源,正在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长春市与毗邻的四平市一体化协同发展优势显著,截至2022年8月共谋划推进合作项目32个。在高度融入长春市100公里汽车配套圈的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长春市帮助引进的华凯比克希线束项目已经成为一汽解放的重要配套企业。

“长春是吉林省发展的排头兵,目前长春与各市州对接合作,本质上是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加快发展。”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占国表示,长春对接全省发展要素,由单极支撑向区域协同转变,将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在长春市委市政府政研室副主任王智卿看来,“六城联动”的战略基点是率先振兴,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六城联动’将整合联动全市乃至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源,以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快速发展,带动全市产业升级、居民增收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辐射引领全省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022年底,公主岭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区项目育肥二场的8栋育肥牛舍历经半年建设竣工验收,首批2000余头肉牛登记入栏。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韩福成表示,作为现代农业城建设中的重要项目,整个项目建成后可提供肉牛繁育、屠宰、加工等配套服务,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便利,带动周边养殖户繁育改良、提高收入,助力吉林省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

新一年,新征程。从城市到乡村,一幅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美丽画卷,正在长春这片发展热土上徐徐展开。

(王晓林 颜麟蕴参与采写)(□记者 宗巍 高楠 长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