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文化合力 让传统安家

原标题:聚文化合力 让传统安家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文化育民、聚文文化惠民、化合文化富民”——在西宁市城中区仓门街地区,力让青春!你好各个群众文化活动站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统搭平台、聚文建载体,化合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力让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让文化之根扎在基层、聚文让文化果实普惠群众。化合

多彩传承

让文化发展追寻根脉

“五月五,力让过端午,传统挂香包,聚文插艾草,化合家家要祭祖……”稚嫩的力让童声,满院的艾香,在宏园一区小区内,孩子们用童谣把人们带入了端午的记忆。

“听着娃娃们唱歌,我就想起了年轻的时候在农村,每到端午节,青春!你好女人们扎堆包粽子、做香包,给孩子们做手绳的场景”,居民张玉梅说,“赶上了好时代,日子是越来越富足了,但对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怀念也越深切了。”

仓门街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引领,坚持文化寻根、文化厚植、文化结果为一体,努力打造街道新时代文化建设崭新格局。在文化寻根上,街道深挖橙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民族文化、绿色邻里文化四彩文化特色,让社区文化资源重新活起来。

提起李玉兴,那可是仓门辖区老少皆知的“文化人”,一切还得从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爱好说起:作为一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李玉兴从年轻时候,就喜欢收藏毛主席纪念章,退休后,这项爱好更是成了老李的一项“主业”。

但凡去过李玉兴家的人,都会被他分门别类、精心收藏的红色革命收藏所震惊,这里已然是一个小型的红色文化博物馆。“李师傅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对革命理想的信仰寄托在每一件收藏里,用自己的言行向人们解读红色革命和红色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一颗种子”,为弘扬红色革命文化,街道以李玉兴的事迹为典型,整合辖区老革命、老党员等“五老”资源,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故事分享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我觉得张大姐包的粽子既紧实饱满,又好看有型,肯定是今年粽子大王了”,在街道端午邻里文化联欢活动上,一场居民间的包粽子比赛刚刚结束。“邻里和睦、友爱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这种邻里氛围重新在社区里建立起来,我们将邻里文化构建融入到社区工作中,通过群众性活动,为邻里交流、邻里互动搭建平台。”街道宣传科科长鲁晓帮介绍说。

“宏觉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在我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仓门街街道行政服务大厅,辖区各类历史人文街区和景点简介墙总会吸引前来办事的群众驻足细看。作为老西宁的中心地带,莫家街、宏觉寺、明城墙遗址等丰富的人文资源,让仓门街成为历史与现代对话的窗口。

“有效利用和开发辖区的民族文化、历史人文资源,是我们当下的责任,更是我们对历史的传承”,街道副主任杨延强说,“今年我们计划打造宏觉寺街民族团结示范街,将宏觉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塔寺省级重点文物资源等整合起来,让民族团结文化在这里结出硕果。”

多样载体

让文化振兴厚植沃土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还没进入街道综合文化站,远远就听到居民排练的歌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仓门街街道整合各领域文化资源,将辖区群众文化站点、群团活动站、道德讲堂、多媒体工作室等阵地统筹为一体,不断创新和丰富辖区文化活动阵地。

“我们每周都要到文化站排练,和辖区的曲艺爱好者们交流技艺、探讨人生,这让我们的退休生活充实得很”,在排练的空档,祁崇喜正和队友为古筝调音。作为街道河湟曲艺社的牵头人,祁崇喜说:“党的文化惠民政策真的好啊,我们现在不仅有了排练的场地,而且这些乐器也都是街道为我们置办的。”

“这个字应该这样发音,不然读出来就没有了那种气势和感觉。”在前营街社区家长学校里,社区邀请播音爱好者孔嘉雯为孩子们进行暑期播音培训。在仓门街,各群众文化站点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丰富原有文化载体资源,搭建群众之家、楼院讲堂、红色影院、书香一角等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同时,积极引入各类专业资源,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化传播、法规普及、中医保健、安全教育等,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惠人。

多面延伸

让文化活动结出硕果

“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关键在基层。基层治理中,文化的教育引领势必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仓门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延强说,“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中,培育出一批积极向上、引领价值的文化成果,一直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努力的方向。”

“家中失火后,一定告诉家中老人要先逃生,千万不要舍不得那点家当”,在庆祝建党99周年理论宣讲活动上,街道“消防安全流动小讲堂”宣讲队员吴西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在仓门街,有一支理论政策宣讲队,这里面有老党员、老干部,也有年轻人、小同学,在街道志愿服务促进站的统筹下,这支队伍经常性地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书画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地方戏曲是我们的民族灵魂,我们要正视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去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街道文艺志愿活动上,前营街小学的小同学带来的传统文化表演,让现场的青少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巾帼半边天宣讲队、“五老”志愿队、河湟曲艺团、“神采乐”舞蹈团……一支支新时代文化骨干队伍如雨后春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引领下茁壮成长起来,成为了仓门街街道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

院子里的牡丹娇艳欲滴,田园里老黄狗跟着孩童奔向远山……一幕幕场景不是动画,也不是照片,而是仓门街残疾人爱心工作室展示的刺绣和剪纸作品。仓门街将传统技艺传承与民生建设发展紧密融合,通过引入专业培训机构,打造集文化产业、艺术培训、社会关爱于一体的文化传承新模式,让传统技艺找到融入现时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也打开了一扇群众了解传统、品味传统的新窗。

像这样的基层文化实践活动,只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工程的一个缩影。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这需要我们在传承和创新中继续接力,不断提升文化自信,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化建设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坚强保障。(乔欣 杨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