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者的煎熬无人诉 “有人帮忙你真的会很感激”

冲凉的看护时候哭一下就算了。我能够跟谁讲?跟80多岁的煎熬讲啊?跟70多岁的讲,还是无人悍妻“傻”夫跟自闭症的讲,对不对?没有办法。人帮

今年65岁的感激曾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也是看护一名看护者。平日除了照顾患病且行动不便的煎熬72岁丈夫外,也得看顾患有自闭症和轻度弱智的无人30岁儿子沈嘉伟,还有一个高龄89岁的人帮母亲和这一家子同住。

曾女士的感激丈夫沈先生原本是一名厨师,11、看护12年前被脚踏车撞倒后,煎熬因没有妥善照顾,无人导致伤口发炎,人帮经诊断后证实感染“食肉菌”,感激必须进行肌肉移植手术。悍妻“傻”夫

手术后,沈先生的行动能力受到影响,健康也每况愈下。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和儿子,大约五年前,曾女士辞去服务员的工作。

去年10月,沈先生心脏衰竭而昏迷不醒,开刀后修养约一个月才出院。那次之后,他的腿再也无法行动,日常生活更加依赖妻子。

曾女士(紫色上衣)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沈先生。(图:何婷婷)

“上巴刹那45分钟就是我的‘假期’”

大约五年前,沈先生申请到兜售纸巾的执照以帮补家用。那时候开始,曾女士每天都的行程表琐碎又紧凑:凌晨4点半起床准备早餐、送先生出门卖纸巾、7点45分出门找丈夫帮他换尿布,接着上巴刹买菜。

每一次购物,曾女士都会先写好清单,动作快而利落;她告诉记者,她需要打包给丈夫跟儿子,然后赶回家照顾儿子,因此行动必须迅速。

人家做工累的时候还会拿假,去旅行松弛一下,我休假拿假就是早上去巴刹那45分钟,那45分钟就是我的休假日。

回到家后,曾女士也没一刻闲着,得开始为晚餐备料、替回到家的丈夫梳洗、停好电动轮椅等。

    

曾女士(左)打包食物给丈夫(右)。(图:何婷婷)

曾女士(紫色上衣)上巴刹买菜。(图:何婷婷)

曾女士(紫色上衣)买完菜准备回家。(图:何婷婷)

丈夫沈先生(右)刚回家,沈女士帮忙搀扶他。(图:何婷婷)

儿子经常闹失踪

除了这些,独子沈嘉伟还不时会离家出走或闹失踪,令曾女士头痛不已。

“你没看到他气到他母亲吐血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他逃走过十多次,失踪不回家。他不是不会回家,他是不回家。我照顾先生已经很累了,我还要到处去找他。”

曾女士忆述,曾试过带嘉伟到商场逛街吃饭,也曾带他到社工团体举办的保龄球活动,但两次他都以上厕所为由借机跑走。

“我站在厕所门口等他,他就从另外一道门跑掉,我就苦苦的在前面等,你知道那种心情吗?那时候我真的很痛心很痛心。”

压力大烦恼多 却无人倾诉

看护着的压力,没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

“冲凉的时候哭一下就算了咯。我能够跟谁讲?跟80多岁的讲啊?跟70多岁的讲,还是跟自闭症的讲,对不对?没有办法,天天难过就是天天过。”

长期叠加的烦恼和压力,导致曾女士患上忧郁症,但她却没有办法弃家人而不顾。

“我现在连死都没有权利,连生病都没有权利,我还有什么?我就想到如果我放弃我死了,他们怎么办?我就算生病腰酸背痛,这边不舒服那边不舒服,我都一样要做每天的东西。”

三个月前认识义工团体

直到三个月前,情况有些变化。透过家庭服务中心和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曾女士在一项名为“Giving Circle”的试点项目下,获得义工的帮助。

Giving Circle的义工团队一般由四到六人组成;这段期间,他们透过筹款或个人的人脉,帮助沈家添购了窗帘,以及适合沈先生使用的病床和尿片。

此外,义工团队也进行筹款,替曾女士张罗除了政府资助金以外,未来一年半的生活费。不仅如此,他们也会跟曾女士和嘉伟做朋友,上门陪他们聊天、玩游戏。

“对未来可以有点希望”

上周六(14日)就有一场沈家和义工聚会;据记者现场观察,嘉伟一早就守在门口,为的就是等他的好朋友——八岁的小女孩Maxxine Megan Salvaña,来陪他玩“大富翁”。

女孩母亲Michelle Salvaña受访时说,女儿刚从菲律宾搬到新加坡,她特意带孩子来做义工,一方面希望她行善,另一方面也希望她多接触新加坡社会。她说,几次聚会后,女儿现在变得更有耐心,有时还会主动要求去找嘉伟玩。

另一名义工谢小慧则主要陪曾女士谈天。她说,曾女士虽然个性很坚强,但同时也需要朋友和一双聆听的耳朵,而她乐意这么做。

嘉伟(红色上衣)跟义工一起玩“大富翁”。(图:何婷婷)

义工谢小慧(右)陪曾女士(左)谈天。(图:何婷婷)

嘉伟(红色上衣)一早就守在门口,为的就是等他的好朋友——八岁的小女孩Maxxine Megan Salvaña(红色连衣裙)。(图:何婷婷)

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社区集体领导和伙伴关系高级经理李秀燕指出,组织义工团,就是希望集结力量,帮助有需要的家庭。

“大部分社工组织都有太多的家庭或是个案要去照顾,所以当我们有这个义工团队来帮忙时,每一名义工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不同的朋友、不同的资源,而当大家像这样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好的方法去帮助一个家庭。”

曾女士也感慨道,自己从这群义工身上,感受到了未曾有过的温暖。“碰到有人伸出援手扶你一把,那真的是很感激的。”

我对未来也有点希望,没有那么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