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协奏曲 舒展新画卷

原标题:和美协奏曲 舒展新画卷

深圳和汕头,和美画卷两个特区的协奏“牵手”引人关注。今年7月,曲舒探案和搞笑是认真的深汕两地召开深度协作座谈会,展新释放出探路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的和美画卷信号。

广州和清远,协奏珠三角核心区与北部生态区的曲舒合作向纵深推进。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和广州中新知识城在云端“联动”,展新35个项目在清远集中签约,和美画卷总投资额超188.5亿元。协奏

千钧将一羽,曲舒轻重在平衡。展新

2018年10月,和美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提出“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协奏殷切希望。总书记关于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曲舒重要论述,为广东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广东牢记嘱托,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征程上笃实前进。

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扎实行动中,一曲和美协奏曲在南粤大地奏响。

城乡融合共繁荣

“5、4、3、2、1,起飞!探案和搞笑是认真的”伴随着2000公里外的北京会场一声令下,一架植保无人机在清远连樟村茶田上腾空而起。作为全国第一个5G覆盖的行政村,连樟村成功通过5G网络远程控制无人机作业。

54岁的云浮新兴县稔村村民麦国华,在“家门口”的卫生院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这得益于广东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

“村里的日子跟城里一样好”,这两个生活图景折射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度。

长期以来,“二元结构”如同一道高墙横亘在城乡之间,经济发达的广东也不例外。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远视察时指出,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策。

眼下,广东在城乡之间架设起一座座“桥梁”,一条条让农民群体大步跨越、追赶时代的新路,正在人们的脚下伸向远方。

奏响乡村百业振兴曲,短板变成“潜力板”——

观天嶂山脚下,碧水潺潺,民宿错落。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仅去年一年,就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350万元。目前已吸引了超过150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两年来,广东用好“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平台,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目前已创建14个国家级、16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农民就业123万人。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美丽乡村成为向往之地——

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岛上,一条宽阔的环岛公路向村庄深处蜿蜒。“有了这条路,仓库安在这儿,送货方便。”汕头市南澳县后宅镇羊屿村里,亿弘水产有限公司股东周景辉谋划着扩大经营,带乡亲们奔小康。

海岛上、深山里,村道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省级财政计划10年新增投入1600亿元,全域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景不仅在诗与远方,也在每一座村庄里。

破除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广东再做改革探路“先行官”——

天刚擦亮,张顶娣就上班了,忙着在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摘西瓜,赶着给销售配送队交货。“这个种植大棚全部机械化了,在这儿干活我的布鞋都不脏,一年赚3万多元,比之前种地一年赚个五六千元强多了。”

这背后,清远推出“六大探索”,积极创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国家级试验区;作为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佛山南海聚焦“土地空间”做文章……一系列鲜活的实践向前推进。

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的“广东打法”正在为全国破解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区域协调闯新路

9月底,梅龙高铁首个进洞项目何公塘隧道举行进洞仪式。梅龙高铁建成后,梅州至粤港澳大湾区时间可缩短至1.5小时内,成为梅州人民的一条“幸福路”“开放路”。

随着一条条快速连接的交通要道开通,一张超级蓝图在广东大地上徐徐展开——“一核一带一区”打破了传统的区域格局,让生产要素在广东大地上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转。

补短板,发展的新空间正在铺陈。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上马,协调发展的大通道全面打通——

2019年,全省就新增高速公路493公里、总里程达9495公里,居全国第一。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加快布局成形,拉动有效投资的同时,全省内、外互联互通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抓重点,发展的新格局正在拓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力崛起,“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全面启动——

在珠三角核心区的惠州,世界级企业与世界级湾区强强联合。埃克森美孚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惠州乙烯项目正式动工,核心区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

在沿海经济带的揭阳,通过引入中委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海上风电、中海油LNG等临海重大产业项目,一个国家级临海产业重要集聚区正在这里快速崛起。

在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清远,农家乐宾客盈门。“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长冯红云表示。

抢未来,发展的新气象正在形成。以创新为战略支撑,各功能区“赛龙夺锦”的内生动力全面激活——

在惠东稔平半岛,中科院布局了“两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建成后可聚集上千名科学家,带动惠州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海”。

两年来,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一系列创新“支点”,正串起珠三角“创新项链”。

随着第三批省实验室落户汕头、湛江、茂名、肇庆、云浮等地,广东加速形成更广泛的合作创新热潮。

让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不断提升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图景。

“两个文明”比翼飞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今年6月,54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吴桂春在他最爱的东莞图书馆里,留下真挚的告别留言,浓浓不舍情打动无数人。这也是对广东精神文明建设最真切的肯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两年来,广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精神文明新风吹拂滋养着南粤大地。

以文化人,文明实践浸润百姓心——

山歌、舞蹈、四句半、快板……在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韶关乳源,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镇、村文艺队创作,党的声音通过乡村文艺节目传递开来,让群众听得懂、愿参与。

文明之风拂过,山乡巨变喜人。从“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到率先创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从近20000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到覆盖率达到99.62%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东不断拓宽文明实践覆盖面,扎实推进文化发展为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文塑城,传承千年岭南“根”与“魂”——

夜幕降临,“岭南之窗”广州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项目正式启动。广州塔下,一出出传统粤剧剧目在“名家周末大舞台”上赢得满堂彩;广州塔内,百年金漆木雕神楼气势恢弘,精美粤剧服饰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南狮威武、广彩缤纷、榄雕精细、粤曲悠扬……在细心呵护下,岭南非遗“活”了。“非遗活动走进群众,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程焕文评价道。

以文立业,文化产业欣欣向荣——

创意方阵、万人合唱、无人机灯光秀……国庆假期,各地方特色主题乐园活动丰富多样,人气高涨。打造了“熊出没”等家喻户晓IP的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正在以“文化+科技+旅游”战略,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这是文化产业拉动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七分之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以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美好生活的梦想已照进现实。

广东聚力探索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着眼于满足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用更高水平的发展叩开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门”。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赵越 韩安东(陈思勤 赵越 韩安东)